随着我国公路建设的飞速发展,公路建设工程的增多,工程复杂性也越来越复杂。公路建设大多会涉及到山体的开挖和路基的堆填,地质条件比较复杂且容易产生病害,对于道路的监测也显得尤为重要。
一、传统监测方案
二、隐患痛点多
三、新思路
高速公路多数是因强降雨导致的突发灾害(滑坡、崩塌、路面塌陷)全国类似隐患点众多面广,如何高效、快速、准确的识别出来,如何做到实时监测提前预警?我们要的是一套有效的高速公路安全监测系统,应该由表及里,由浅入深,点面结合,由近及远。
四、无人机航测与机吊雷达探测
无人机航测是传统航空摄影测量手段的有力补充,具有机动灵活、高效快速、精细准确、作业成本低、适用范围广、生产周期短等特点,在小区域和飞行困难地区高分辨率影像快速获取方面具有明显优势。
(一)无人机倾斜摄影
在无人机平台上搭载五个摄像头,一个垂直,四个倾斜不同的角度采集摄影,获取更为完整精确的地面地形信息。不仅能够真实地反映地物情况,高精度地获取物方纹理信息,还可通过先进的定位、融合、建模等技术,生成真实的地形模型。
(二)激光雷达快速识别
高精度激光雷达集成正射相机,可通过一次采集获取激光点云与影像数据。通过SWAS地基增强系统获取免基站数据,结合鸿鑫自研的数据预处理软件CoPre2.0,可以自动化完成轨迹解算,快速生成激光点云和DOM。搭配鸿鑫自研点云后处理软件CoProcess2.0,进行地面点自动滤波,DEM的快速构建及横纵断面生成。整套方案具有高效、完整的特点。
(三)无人机机吊雷达探测
利用无人机吊起瑞典CrossOver 1760雷达离地30公分对地形进行探测,以无人机作为载体,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机动性,可以应对更多复杂地形,同时可以迅速部署到目标区域进行观测,提高了观测效率和响应速度。无人机的应用还可以实现无人化操作,减少了人力投入和成本,同时降低了人员安全风险。
(四)信息处理系统
专业分析:综合分析、危险评估、监测点的布置等。
五、安全监测整体方案
基于LoRa、4G、Mesh和北斗卫星通讯技术,提出了“天-地-深”一体多路自由组网技术,解决了野外极端恶劣环境下网络信息互通,保障监测预警数据稳定畅通。
(一)监测难点
(二)边坡监测总体架构
六、无人机应急救灾方案
(一)灾害应急的难点
(二)无人机应急调查
通过无人机搭载高清测绘像头对目标区域进行航拍测绘。
(三)无人机其他应用
无人机还可进行救援搜寻、运送物资、夜间照明、临时通信中继站等。